关于伊金霍洛旗境内乌兰木伦流域矿井水治理的调研报告
按照政协常委会年初工作安排,近日旗政协组织部分政协常委、相关界别委员及环保、煤炭等部门负责人对伊金霍洛旗境内乌兰木伦流域周边部分煤矿及西部伊泰红庆河煤矿等煤炭企业矿井水治理落实情况进行了深入调研,现将具体情况汇报如下:
一、基本情况
2015年以来,鄂尔多斯市政府要求鄂尔多斯境内乌兰木伦河流域排水单位实现零排放或入河排放废水必须达到《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Ⅲ类要求,在旗环保局的精心指导和严格监督下,各相关企业积极行动、采取措施,进行矿井水集中处理或水质提标工程的落实。乌兰木伦流域相关煤企(主要包括布尔台煤矿、乌兰木伦煤矿、布连塔煤矿、上湾煤矿、赛蒙特尔煤矿、淖尔壕煤矿等)对矿井水的处理主要工艺为:调节预沉——混凝斜管沉淀——多介质深度过滤——活性氧化铝吸附除氟——二氧化氯消毒——达标水加压外排。西部伊泰红庆河煤矿则采用絮凝沉淀工艺进行处理,但因矿井水涌水中的溶解性总固体超标,无法进行回用,进而采用超滤+反渗透+DTRO+多效蒸发结晶分盐深度处理的工艺路线。
截止目前,布尔台煤矿提标改造方案已完成初设;乌兰木伦煤矿、赛蒙特尔煤矿、淖尔壕煤矿的矿井水处理设施已开工建设,目前正在加紧推进中;补连塔煤矿和上湾煤矿的矿井水处理后全部回用,暂不进行提标改造。
二、存在问题
一是相关煤企对矿井水处理各自为政,难以形成合力。目前,全旗煤矿矿井水回收处理缺乏统一的回收处理机制,主要由煤炭企业自行建设矿井水回收处理项目,自主解决所属井田范围内矿井水的排放问题。部分煤炭企业开展矿井水处理的积极性不高,神华等大型煤企内部审批手续复杂,造成项目规划、建设、运行的进度缓慢,大量矿井水通过沉淀处理后直接排入河道、土壤,造成河道水体和土壤二次污染。
二是矿井水处理资金匮乏,处理能力欠缺。政府层面未针对矿井水处理设立专项预算资金,煤炭企业为降低运营成本,不自主地缩减环保经费投入,从而造成矿井水处理项目规划、建设经费严重不足,已建设完成的矿井水处理项目运营成本较高,无法实现长期稳定运行。
三是矿井水开发利用不足,经济效益低下。全旗因煤炭开发产生矿井水和中水存在不能全部回收利用的现象,富余矿井水或直接排入河道,或集中存储蒸发,造成地下淡水资源污染和浪费严重,而我旗工业用水、城市景观用水依然紧缺,部分农业区域灌溉用水依然匮乏,宝贵的淡水资源未发挥应有的经济效益。
三、几点建议
为了使矿井水排放或回收利用达到环保要求标准,针对全旗煤矿矿井水处理问题,提出如下建议:
(一)源头管控治理,加大相关《制度》与《办法》执行落实力度。各相关企业要严格按照鄂尔多斯市环保局审查确定的流域分散处理方案开展工作,根据上级相关标准,结合企业实际情况,及时制定印发《矿井水水质环保达标井下管理办法》等规章制度,并严格执行,从源头进行管控和治理,降低外排矿井水中氟氨氮盐等指标以达到地表水三类限制标准。
(二)改造升级工艺设备,避免“补课”现象发生。以当前煤炭市场向好发展的有利契机,要求相关煤企积极投放环保设备。东部煤企要对原矿井水处理设施设备进行改造升级或新增工艺设备,西部正在建设的矿井(如石拉乌素煤矿、鄂绒马泰壕煤矿)应及早按环保要求同步配套建设矿井水达标处理的设施设备,防止出现先污染后治理的被动局面,或因排放不达标引发当地农牧民上访等不稳定因素。
(三)改革管理体制,创新运营模式。一是成立由分管旗长任组长、相关部门主要负责人为成员的“矿井水处理回收利用领导小组”,对旗水利局、环保局、煤炭局、农牧业局等部门关于水资源开发利用的相关职能进行整合,顶层设计全旗《淡水资源回收利用规划方案》(下称:《规划方案》),对煤炭矿井水处理项目的选址、规模、处理能力和环境指标进行统一规划。二是引导全旗煤炭企业成立“矿井水综合治理协会”,设立“煤矿疏干水回收利用基金”,按照吨煤提取一定比例的经费,为矿井水处理工程投入资金,根据《规划方案》的要求,分阶段开展煤炭矿井水回收处理项目和矿井水综合利用管网建设工程。三是不断拓宽生态环境治理资金来源。针对煤炭矿井水回收处理资金需求量大、使用周期长的实际,探索采用“政府出资+基金领投+社会众筹”的投资运营模式,由政府牵头,联合“煤矿疏干水回收利用基金”,引入社会资金,成立项目公司,采用PPP模式推进矿井水回收处理项目和矿井水综合利用管网建设。采用特许经营的方式,赋予项目公司利用矿区闲置土地开展经济林木栽植,发展中草药种植等产业的特许经营权。
(四)实施项目带动,有效挖掘淡水资源经济社会价值。梳理全旗矿井水总体水量及处理后可利用水量,建立《工业用水分类补助制度》,针对重大项目建设和工业生产用水量大的实际,结合用水规模、用水领域,对采用矿井净化水的企业进行奖励和补助,提高企业开展矿井水回收利用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建立政府与企业水资源利用信息匹配制度,逐步实现分阶段分质量利用水资源的目标。同时,旗城建局、园林局牵头,对我旗和康巴什新区城市景观用水、园林绿化用水规模进行统计梳理,在城市地下管网改造过程中,统筹建设矿井净化水输送管网和水质自动检测装置,将矿井净化水作为掌岗图河、柳沟河、东西红海子、蒙古源流、母亲公园乃至康巴什景区等景观用水的主要来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