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对农业废弃物回收利用的建议 | |
案 由 国民经济水平的提升与社会生产力的发展使得人们对自然资源的需求量进一步加大,城市建设规模的扩张也导致能源消耗持续增长,环境污染不断加剧,造成了严重的生态问题。农业生产作为社会生产活动重要组成部分,要想实现资源的可持续利用与农业的可持续发展,就需要农业生产中遗留的废弃物进行科学的回收利用处置,在提升经济效益的同时减轻生态环境的负担,实现农业公平、持久、共同、多元的发展。 存在问题 1.农作物残留物质。农作物残留物质主要来源于农田与果园的植物残留,如秸秆、落叶、杂草、树枝、藤蔓、果实等,富含较多的植物纤维,可燃性好,可以充当燃料使用,能够释放出较大的能量。此外,较为古老传统的回收利用方式是将其作为茅屋、草棚、篮子、帽子等物品的建造材料,或者作饲料喂养牲畜,也可直接作为农田果园的土地肥料。目前应用较为广泛的农作物残留的处理方式是焚烧,其焚烧后产生的草木灰可以作为土地肥料使用,但焚烧过程中会产生大量温室气体如CO2,也可能产生SO2、CO、NO等有害气体,对大气环境造成污染。 2.禽畜粪便。农业生产中的大规模养殖场蓄养的禽类与畜类会产生大量的粪便,已不适合采用传统养殖业中充当肥料或燃料的粪便处理方式,现阶段的禽畜养殖场通常仅对粪便作沉淀、曝晒处理,使得粪便大量堆积,容易造成水资源污染与土地资源污染。另外,粪便中含有的寄生虫卵与细菌的病原体也会威胁到人们的生命健康安全,需要引入更先进的处理方式对粪便进行净化回收利用,实现农业的可持续发展。 3.农业用品与农副产品加工废料。农业活动中的农副产品加工过程会产生大量的生产废弃物,包括原料在加工后产生的剩余以及工具设备使用过程中产生的废料,此外,一些农业用品也会产生废弃物,如农业生产中逐渐推广使用的农用塑料薄膜,在调整农作物种植时令,提升农作物产量的同时,也可能会因回收工作的不达标而滞留在农田中,而塑料极难降解的特性让农膜累积在土壤中,阻碍了土壤的透气吸水过程,不利于土壤微生物进行生命活动,对土壤品质造成了严重的影响。 4.人类生活废弃物。除去农业生产活动本身产生的废弃物之外,农业从业人员以及农业场所的周边居民也会在生活过程中产生大量废弃物,这些废弃物包括人类粪便、食物残渣以及其他生活用品废料等。其中,人类粪便与食物残渣可以经过处理充当肥料,但其中包含的病原体也会对人体健康造成威胁,而日用品中可能包含有玻璃、塑料、织物等多种形式的材料,倘若不进行处理使之堆积,塑料难降解的特性会造成大量白色污染,倘若进行焚烧处理,燃烧过程中会释放大量烟尘、温室气体以及有害气体,对大气环境造成污染,这些气体与粉尘溶于水之后,也会对水资源造成污染,不利于农业生态的可持续发展。 建 议 1.加强技术研发力度。农业废弃物的科学处理依赖于相关处理技术的发展革新,现阶段的农业废弃物处理技术还处于初级发展阶段,处理方式偏向传统,导致农业废弃物回收率低,资源化再利用难以得到保障,处理过程造成的二次污染与能源消耗也无法得到有效解决。因此,现阶段的农业废弃物处理过程中,需要加强废弃物处理技术的研发力度,促进处理技术的快速革新,让农业废弃物在先进技术的保障下实现高效的回收利用与科学的处置。目前广泛使用的农作物残留处理方法是将其用作饲料或燃料直接消耗处理,也可将其植物残留用作肥料,将农作物残留焚烧处理产生草木灰对农田进行施肥,或将其堆积发酵分解产生养料对农田施肥,利用农作物残留中丰富的氮磷等元素提升农田土壤中的养分含量,改善土壤的物理化学性质,实现农作物产量的提升。此外,现阶段广泛使用的禽畜粪便处理技术主要为肥料化利用,让粪便自然堆积风干,投放好氧菌种通风发酵,利用其发酵过程中产生的高温消灭粪便中含有的病原体与寄生虫,将各类有机质降解为农业生产中需要的营养元素,还可以将粪便在加水情况下放入发酵罐中进行厌氧发酵,其分解产生的沼气可以作清洁燃料能源,沼渣与沼液能够为农田中的农作物提供营养,实现循环利用。此外,其余的农业废弃物通常使用焚烧方式进行处理,或对相关农业用品进行再加工。在以上多种农业废弃物处理方式中,还存在着焚烧废气处理不当,资源利用程度不足等问题,需要针对不同废弃物相应的处理方式研发更为先进的处理技术,以提升资源利用率,促进农业的可持续发展。 2.完善政策补贴机制。在农业废弃物的处理过程中,资源化利用手段的投入成本较高,堆肥处理需要的空间场所以及沼气池的建设都需要大量资金技术支持,很多农业从业人员不具备资源化处理农业废弃物的资格,使得农业废弃物的科学处理不能有效落实于具体生产活动中。因此,相关政府部门需要完善相应的政策补贴机制,利用资金补贴与设备购置来鼓励农事人员落实农业废弃物的回收利用工作,并向农事人员提供技术支持,保障农业废弃物处理工作的顺利进行,将可持续发展理念实施践行到农业生产的各个角落细节中。 3.促进相关产业发展。为保证农业废弃物的处理工作能够大规模实施开展,促进农业的可持续发展,就需要将农业废弃物处理工作构建为完整的产业链模式,促进农业废弃物处理的集约化、规模化、体系化,通过整体产业的建设将分散的农业废弃物处理工作个体整合起来,以专业合作社模式共享生产资源与处理技术,将各处废弃物收集运输至统一地点进行规模化处理,再将产生的能源与资源合理再分配,极大地降低了废弃物处理前期需要投入的资金成本与人力成本。此外,废弃物处理产业的建设能够让农事人员以集体形式加强风险抵御力度,将可能出现的经济损失与安全责任分担给产业中的每位成员,以减少个人承担的风险力度。此外,通过废弃物处理产业的建设,能够提升农业废弃物处理产生的经济利润,实现农业的可持续发展。 |
|
提案答复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