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协信箱

当前位置:首页>他山之石

找准定位突出重点 南京市政协开创协商民主新局面

作者:  来源:  添加时间:2017-05-15 

  人民政协协商民主是我国协商民主的重要载体和实践形式,人民政协协商民主所具有的包容多样性、寻求一致性与协商民主的目的、任务和路径相吻合。从协商的主体来看,人民政协协商民主拥有最广泛的参与主体,有利于最大限度地包容和吸纳各种利益诉求,从而有利于人民民主权利的有效实现。从制度安排来看,人民政协协商民主弥补了选举民主的不足,保证了政治参与的有序性,从而有利于社会和政治体系的和谐稳定。从实现方式来看,人民政协协商民主具有程序化的运作模式,有利于党和政府的决策科学化民主化。

  中共十八大首次提出并系统论述了健全社会主义协商民主制度,明确指出要充分发挥人民政协作为协商民主重要渠道作用,体现了党推进政治改革的实践创新和理论创新,对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推动经济社会的健康、快速、可持续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人民政协应把握好这一重要契机,在工作中探索,在探索中前行,努力发挥协商民主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制度建设中的重要作用,推动政协工作再上新台阶。

  一、充分认识人民政协协商民主的重要地位

  俞正声主席指出:“人民政协的协商民主,以宪法、政协章程和相关政策为依据,以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为保障,集协商、监督、参与、合作于一体,实现了人民知情权、参与权、表达权、监督权的有机结合,体现了社会主义民主的本质要求,符合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我们必须深刻认识人民政协协商民主在民主政治建设总体布局中的地位。

  人民政协协商民主是中国特色政党制度优势的集中体现。中国共产党经过艰苦的探索与实践,形成了适合中国国情具有中国特色的新型政党关系:共产党领导、多党派合作,共产党执政、多党派参政,各民主党派参加国家政权,参与国家事务管理。这种体系,强调的是执政党和参政党合作共事、求同存异、民主协商,广泛调动各方面的积极性和创造性,从而形成强大的社会整合力,是中国特色政党制度的特点和优势的集中体现。

  人民政协协商民主与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根本要求相契合。人民政协协商民主是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和中国政治制度框架内开展的,在各层级建立和完善民主协商机制,广泛开展公开、平等的多种形式的协商,使各民主党派、团体和各族各界人士能够充分表达意见和诉求,就重大问题和公共议题进行沟通、协调,达成共识和作出决定,有利于中国共产党践行科学发展观,巩固和扩大党的执政基础,有利于推进科学执政、民主执政和依法执政,有利于扩大社会各方面的有序政治参与,保障人民当家作主。

  人民政协是协商民主的重要渠道。人民政协协商民主是我国社会主义民主的重要载体和实践形式,人民政协协商民主所具有的包容多样性、寻求一致性与协商民主的目的、任务和路径相吻合。从协商的主体来看,人民政协协商民主拥有最广泛的参与主体,有利于最大限度地包容和吸纳各种利益诉求,从而有利于人民民主权利的有效实现。从制度安排来看,人民政协协商民主弥补了选举民主的不足,保证了政治参与的有序性,从而有利于社会和政治体系的和谐稳定。从实现方式来看,人民政协协商民主具有程序化的运作模式,有利于党和政府的决策科学化民主化。

  二、努力完善人民政协协商民主的体制机制

  要厘清两种协商民主方式的关系。目前我国的协商民主有两种基本方式:一是中国共产党与各民主党派的协商,二是中国共产党在人民政协同民主党派和各界代表人士的协商。但是,由于对两种协商的内容和重点一直未作出明确界定,导致在实践中存在对二者界定不清的情况,厘清两者的关系十分必要,不厘清很难操作。人民政协是一个重要、长期的协商载体和平台,但实际上一些重要问题,如重要大政方针、重大决策、重大人事调整,还没有在人民政协这个平台协商。必须从顶层设计上厘清协商民主的方式。首先应明确,各民主党派、人民团体和社会各界别参加的人民政协是协商民主的重要载体和平台。涉及重要大政方针、重大决策、重大人事调整等事项,原则上应在政协这个组织载体和平台进行民主协商。其次,要改进和完善人民政协的活动方式,在做好原有的年度全体会议、季度常委会议等基本工作外,可针对适应协商民主工作需要,设计和探索一些新的工作制度和方式。

  要推动人民政协协商民主的制度化建设。现有的政协章程和相关的文件都规定得非常原则,弹性过大,并且这些都是针对政协的,没有具体规定党政决策的哪些事项必须要经过协商民主,这就造成有些重要问题、重要决策以及重要的人事调整问题,并没有能够及时在人民政协这个平台进行协商,政协协商民主作用的发挥受到一定影响。要进一步确立协商民主在党和国家政治生活中应有的地位、从根本上克服协商民主的随意性。

  要完善人民政协协商民主的程序和机制。人民政协协商民主不仅是政协的工作,也是党委、政府的工作,没有党政的支持和配合,协商民主只能流于形式,发挥不了应有的作用。要进一步完善把协商民主纳入决策程序的制度,把协商民主程序与党委会议事规则、政府决策程序有机衔接起来,做到制度化、规范化,确保将协商民主纳入党委政府的决策程序。要抓好协商成果的处理和反馈。党委、政府对政协的协商意见和建议,要明确规定由相关部门认真研究处理,积极吸收采纳,并对反馈办理情况提出具体时限和要求。要抓好协商成果落实情况的跟踪问效。党委、政府要对政协意见建议的办理落实情况进行扎口管理,明确分管领导、责任部门和办理时间,加强督促检查。建立协商民主成果办理的评价体系,形成协商民主成果办理的约束机制。

  三、积极探索政协推进协商民主的新路径

  人民政协事业崇高而伟大。新一届南京政协,在中共十八大精神的指引下,紧紧围绕市委、市政府的中心工作,立足南京市情,着重在三个方面创新协商民主工作形式,探索协商民主推进路径,不断把政协事业推向前进。

  创新协商方式,打造智库以文辅政。南京历史文化底蕴深厚,科教人才资源丰富,高校院所林立,科研机构众多。新一届南京政协发挥人才聚集、精英荟萃的优势,突出以文辅政,当好党委政府决策的智库。今年年初,市政协主席会议讨论形成了《关于加强我市政府“智库”建设的建议案》,建议成立市级层面的协调机构,整合南京丰富的研究资源,构建强大的决策咨询系统,为政府决策提供智力支持。省委常委、市委书记杨卫泽对建议案作出了重要批示,并亲自召开专题会议研究“智库”建设,会议决定成立南京“智库”协调委员会,设立办事机构,对全市的决策咨询研究工作实施统一管理。同时由南京市政协牵头,组建“智库”联盟,积极开展参政议政、决策咨询活动,形成对政府智库的有益补充。智库资政的前瞻性、系统性、专业性在政协履行政治协商职能中发挥了重要作用。我们认为,政协协商一定要在决策之前和决策进行之中,如果党委政府所有决策作出来之后,政协才去调研论证这项决策的对错,往往是马后炮。政协的建言献策、民主协商,就是要在党委政府的决策没有作出之前,充分发挥智库的智力优势,把建议尽可能完整、尽可能前瞻地拿出来,为党委、政府提供更多更优的选项,最后起到优化党委政府决策的作用。

  南京市政协在推动南京的改革、“十二五”中期评估、苏南现代化建设示范区及江北新区建设、亚青会、青奥会筹备等重点工作上,通过例会、调研、视察、提案、信息等多种形式,借助智库这个渠道,从不同方面、不同角度去广泛、深入地建言,为市委、市政府献计出力。今年以来,市政协提出提案838件,立案698件,得到省委常委、市委书记杨卫泽批示9件,其他市领导批示达50件次;上报政协信息523期,市领导批示61件。

  创新协商平台,实现小社团服务大社会。政协组织的基础是界别,我们在实践中感到,城市政协围绕城市经济、科技、文化、生态和百姓生活开展工作,仅有界别尚嫌宽泛、松散。因此,市政协动员政协委员在自己所处的不同行业、阶层,牵头组织成立各种社会团体、行业组织,把他作为政协反映社情民意、帮助党委政府决策的一个重要组织形式。我们之所以作出这样的尝试,是因为从全社会来讲,需要大量社团组织来共同承担管理社会的职能,政协工作本身也有需要,以前委员发表意见是代表一个个体,现在有了这个平台,就可以代表某个行业,甚至某个阶层的意见。

  2012年底,南京市政协牵头成立了公共外交协会和书画院。本届市政协进一步发挥界别优势,发展各级各类新社团组织,使之成为协助党委、政府推动社会管理改革,实现公共管理创新的重要力量。政协各专门委员会以政协委员中的企业家、专家、学者、艺术家、港澳台侨代表人物为主,联合方方面面人士,有序地组织起由政协牵头的学会、协会、联谊会等,通过机制创新,形成政协工作的新局面。近期,即将成立的南京金融发展促进会,就是由金融界的市政协常委牵头发起,有一百多家金融单位参加,以此作为政协服务金融系统,反映其社情民意、帮助政府决策的重要平台。实践证明,这一创新模式,让委员的履职不再是个人单打做“加法”,而是集聚有行业特色的委员在一起做“乘法”,使委员的主体作用得到更好发挥。

  我们要继续发展以政协为主导的各级各类新社团组织,使过去的界别基础得以延伸,让社团的意见通过委员的声音反映出来,使之成为政协扩大影响、拓展平台、延伸触角,体现政协大团结、大联合特点和作用的重要载体;成为扩大政协工作的社会开放度,提高社会各界对政协工作的认同度与参与度,进而拓宽并畅通政协民主渠道的重要途径;成为协助党委、政府推动社会管理改革,释放社会组织活力,参与公共事务,实现公共管理创新的重要力量。

  创新工作手段,开启信息化议政协商“云”时代。政协要在眼界、观念和节奏方面跟上时代的步伐,要迅速走进网络社会,在网络社会“接地气、攒人气”。今年四月,我们开通了市政协官方微博、微信“议政金陵”,通过这个平台发布信息,收集民意,加深交流。@“议政金陵”已发布了1000多条信息,向广大市民发布政协工作,解答社会问题,征集社情民意,反响良好,收到各类留言回复近万条。有了互动就有了沟通,有了沟通才能建立信任。五月下旬,市政协召开十三届二次常委会议,重点听取生态文明建设调研报告。会前,@“议政金陵”广泛征集网友对会议议题的意见建议,收到回复数百条,整理后直接提交常委会议,成为委员议政的参考参阅材料,广受好评。过去,领导意识、学者见识、百姓认识没有很好地结合起来,现在把微博微信互动纳入政协议政,作了十分有益的尝试和探索。此外,我们着力改善政协门户网站、建立电子政务、无纸化办公及信息共享系统、搭建委员全天候互动平台。这一系列创新之举,促进了南京市政协与时俱进地创新性地推进协商民主工作,推动了人民政协事业发展。